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 2017-8-8 22:24:12 点击: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残疾人朋友用意念作画,创造出惊人的视觉效果;将自己行走在泰国、缅甸、澳大利亚的即时画面同步传输到深圳展览现场;用明月装置组合自己的心电图……如果你对当下艺术展的印象仍停留在架上绘画的层面,那可以肯定地说,你OUT了!以上列举的几个艺术作品可能就是你完全意想不到的,它们充满了“黑科技”,这些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作品,只是“透镜——2017中国当代艺术展”上的部分作品。
此次展览展出了(按姓氏笔划排列)柏志威、车建全、董永康、E-M艺术小组、高少康、黑一烊、柯明、绿野、林山、刘明鉴、刘清华、李景湖、李启菁、任四四、商成祥、宋汉奇、田晓磊、吴达立、伍诗妮、万巧、薛扬、熊超、蕭博駿、杨光、杨鑫、杨振、朱黎、周知远、张瀚30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如果你置身展览现场,会感觉这些作品都很酷,很炫,既具科技感与现实感,也很具言说性。
策展人之一孙粹介绍,艺术家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往往对这样的社会革新和价值观有着异常敏锐的思考,并致使其在艺术观念、图像、媒介上进行着不断的实验和探索。
此次展览以“透镜”为主题,邀请来自珠三角、港澳台及全国其他地区的艺术家,围绕“透镜”主题,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以屏幕媒介直接或间接表达在被科技无限大介入的时代,艺术与屏幕媒介之间的认知、思考与实验,为艺术界和观众提供了技术发展给艺术带来的新视域和新感知。艺术家运用屏幕或类屏幕的媒介方式,表达他们对艺术和社会的反思、态度和超验的想象。从中不仅可以看到科技的进步和新兴艺术的崛起,也为传统审美、创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考验,同时,也无时无刻地提醒观众改变观看和审视艺术的方式。
策展人游江表示,当下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利用各种语言手段进行当代艺术的创作,尤其是利用一些当下的科技手段进行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空间,从视觉愉悦走向多种感官的刺激,从图像走向了拟像,艺术家利用各种新技术创造出感官图像,打破原有的图像叙事,而通过图像的重新组织建立起新的叙述;另一方面,艺术家利用新技术和图像呈现出新的视觉经验,从而在交互中让艺术主体和受众的观念进行交流和互动中产生出新的意义。
游江介绍,像艺术家绿野《影》的作品中,她用近乎古典装框方式来装裱平板电脑,再通过当下流行的直播的方式,在展厅现场一定视角直播自己的现实生活,传达出自身对于直播视频的反思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意义的追问。
如艺术家刘清华的作品《消失之中》,他立足于香港观塘市区重建的现实,花费了半年的时间,通过14000的绘制重复和记录,用双视频同步定格播放的方式,表现了城市化进程对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们如何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得对变化熟视无睹,忘却原有城市面貌和文化。
再如吴达立、万巧作品《氛围 x 此在》通过热度探测等装置,艺术家用4台投影仪和精密的能量感应器让观众置身其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能量的影响,让一种科学的物理的存在来建构大家心理的距离。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佳怡工业区2-1号1楼
电话:0755-88863119 89808839
邮箱:88863119@gcshow.net
传真:0755-82403969
Q Q:2355547171
深圳市共创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126785号-1
青橙网 技术支持
[扫一扫关注我们]